飛利浦顯示器怎麽樣(飛利浦24寸顯示器多少錢)
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飛利浦顯示器怎麽樣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飛利浦顯示器怎麽樣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又到一年618的時候,這裏很想和大家回顧一下這台我用了快1年的顯示器。去年的時候我入手了兩台四麵超窄邊框的飛利浦279C9顯示器,當時入手的時候這台279C9價格還在3000左右。而在這之後我也一直關注這款產品的價格,因為一直會收到評論可以看到大家也都很關注這款顯示器的價格。畢竟的它的參數是足夠的吸引玩家:4K分辨率、27英寸IPS屏幕、400nit亮度以及四邊超窄邊框+靈活支架設計。另外這款279C9還有一個很大的亮點:65W反衝 Type-C口加入,讓我這個Mac用戶對他真的是愛。

懷念一下一年前的桌麵,因為C口太方便了所以我拿來一台去辦公室。所以家裏就剩下一台了,也許618再補充一台會更完美。今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,我拿掉了桌麵的台式主機。轉而選擇筆記本來作為桌麵主力,這樣C to C一線直連設計的279C9就太方便了。而額外的HDMI或DP接口也可以留給像是遊戲主機一類的設備方便連接。

作為Mac用戶來講,可能日常最頭疼的就是蘋果極致的工業設計所帶來的隻有Type-C的雷電接口。所以在顯示器選擇的時候我會更多考慮接口豐富的顯示器,比如有C口的279C9。用了快一年的時間,整體表現都讓我十分滿意,也正是這樣的原因也讓我在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想再和大家分享一波。

279C9的外觀很具代表,4邊超窄邊框設計帶來了超高的屏幕占比。官方也給這樣的設計起了一個炫酷的名字“四邊零界懸浮屏”設計讓這款顯示器會更適合多屏幕拚接,很適合有多屏需要的用戶選擇。比如可以用來多屏辦公、剪輯、炒股等等。

可能三邊超窄邊框的顯示器大家見過很多,但是當你用過279C9這樣直接把4邊都做到近乎貼近屏幕的時候你會發現可能這才是真的零界體驗,會更適合多屏用戶選擇。

四邊超窄邊框設計之外,這款顯示器另一個讓我又愛又恨的設計就是超薄的機身外觀。這樣的顯示器外觀+瘦身處理的支架在一年的體驗中都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。

十分感慨飛利浦能把一款27英寸的顯示器裝在這樣纖細的支架上麵,而且這款支架的功能還一點都不少。升降、旋轉、俯仰角度調整都十分靈活。

這樣的支架設計讓你在使用的時候會有更多的選擇。

另一個讓我愛的就是接口了,可以看到由於本身輕薄設計的原因。整體接口都是在機身後背。這樣的設計肯定比向下設計的接口更方便插拔。而且兩側接口也都很好的避開了顯示器支架的部分,插拔都不會被支架影響。另外豐富的接口在使用上有更多的擴展可能,兩個HDMI2.0、一個DP1.4,一個Type-C,而四個USB3.0甚至可以為MBP提供USB HUB用(兩個黃色的支持充電)。

雖然279C9隻能提供65W反相充,關於這點在之前分享的評論中都會被經常拿來與2720或者27UP850對比。數據上肯定90W或者96W反充可以更好的滿足MBP 16.1的供電需求。但是我想說其實65W已經滿足市麵上大部分筆電的供電需求了,16.1寸的MBP畢竟是少數。

OSD菜單方麵,279C9采用五軸遙感控製。顯示器厚度的原因,控製器設計在來屏幕正下方。日常操作邏輯還是非常清晰的,不同方向可以調整屏幕亮度、信號源、OSD預設以及更詳細OSD菜單。

詳細的菜單設置還是非常豐富的,可以根據自己需求調整參數。也可以在這裏開啟HDR功能,這台279C9還是支持HDR400的。

我用過很多的顯示器,但是給我良好體驗的並不多。甚至專門配置過萬元而且有雷電3接口支持菊花鏈的顯示器。 但最後留下來的可能還是279C9,一方麵這個價位上它的屏幕色彩表現確實讓我驚豔,用了快一年的時間搭配MBP幾乎無差別輸出。不論是雙屏的便利,還是色彩一致上都給我不錯的體驗。最重要的是我可以省去一個桌麵雷電3的HUB,一個靠譜的雷電3HUB先不說價格,就是一個超大功率的電源適配器讓我想桌麵更簡潔都不行。而現在搭配279C9一根顯示器原裝的C to C的線材就可以了。實際屏攝對比如下圖,各位可以參考一下。

此外飛利浦的顯示器在低藍光、不閃屏方麵一直都做的很好,長時間用顯示器眼部也不會那麽疲勞。如果你是長時間文案工作的話EasyRead電子書閱讀模式也尤其合適。



同樣搭配Win陣營筆電,屏幕一致也是ok的。

當然實際還是通過Spyder X對屏幕進行了色彩測試,測試前已經進行了1小時的預熱,在沒有強光直射下進行測試。

色域方麵100%sRGB、79%AdobeRGB 、83%的P3色域,感覺飛利浦279C9素質還是不錯的了。

在色調響應方麵,279C9的光度為2.2,基本和參考曲線貼合。灰階方麵,100%s輸入RGB時,色溫在6700K左右。整體在20%到80%亮度下色溫在6850K上下,整體色溫控製的還是不錯的。

亮度方麵,最大亮度423.3cd/㎡,最低亮度59.1d/㎡,對比度在100%亮度下為1120:1,白點為6700K。

另外還測試了279C9的不同OSD預設,可以看到在關模式下亮度最高423.5cd/㎡,對比度也是到了1080:1。經濟模式下亮度最低,也保證了在這個模式下顯示器是最省電的。可以看到EasyRead模式下亮度421.2cd/㎡、對比度1110:1、色溫7200K。

色度均勻方麵,2號區域最接近6500K,4、7號區域差距最大,數值接近為3.6。亮度均勻方麵,15區域亮度最高,6號區域最低,差值14%。

最後在色彩精準度方麵,色差最大5.94,最小0.22,平均 為0.93,整體色彩準確還是很強的,可以看到整體最大差值依舊是1F區域。整體來講色彩準確還是有不錯的表現的,平均 還不到1呢。

作為生產力工具來講,4K分辨率的擴展讓我的MBP工作效率大大提高。而且本身色彩表現都是OK的,日常用圖片處理、視頻剪輯都是不錯的體驗。


如果你在618也想選一台27英寸的4K顯示器,預算也到了2k5+的話我建議你可以考慮279C9看看。我覺得這可以說是這個價位上一個不錯的選擇,豐富的接口作為生產力工具會是很好的體驗,不錯的屏幕色彩表現會有不錯的體驗。雖然最高隻有60Hz的刷新了,如果有90Hz或者120Hz就更香了。當然4K 144Hz的顯示器估計顯卡還是一個大問題。雖然沒有高刷,但是279C9也一樣預設了多種遊戲模式,可以一鍵切換,比如FPS射擊遊戲模式、RTS即時戰略模式以及競速賽車模式可以選擇。

實際現在主流的筆電或者遊戲本都有Type-C接口的,通過C口直連的設計我覺得體驗會很好。另外當你需要HDMI或者DP接口的話,279C9也都有安排。

65W的供電對於當下的輕薄本都是足夠的,之前搭配NUC也可以實現一根C to C線材的直連。一根線實現供電、顯示輸出的需求。

另外還可以通過C to C一線直連像是支持像是TNT、三星的DeX、小米的MIUI或者iPad Pro都可以實現一線直連的擴充,搭配藍牙鍵盤或者直接把鍵鼠連接到279C9背後的USB HUB上也都可以實現變身電腦體驗。279C9豐富的接口設計,可以說為玩家聽過了更多的擴展使用場景。

以上就是這樣,回顧這台用了近一年的顯示器,算是一次長測分享吧。如果說去年上市的時候279C9價格在3K+這個價格上要正麵麵對像是大火的2720,優勢不那麽明顯。那麽從去年雙11開始可以看到這款顯示器的價格一直在2k7左右。而且體驗上來講279C9個方麵都不差,27英寸的黃金尺寸+4K分辨率,屏幕色彩表現也是十分優異,我一直以來搭配MBP一起使用,即使不用紅蜘蛛一類的校正出廠色彩搭配MBP的視網膜屏幕表現也是十分接近的,當然肯定是做了色彩匹配後體驗會更好。豐富的接口設計,65W反向充電的加入讓它搭配支持PD充電的輕薄本或者MBP都會是不錯的選擇,而且豐富的接口在擴展和應用場景上都非常不錯。對於多屏用戶也是,四邊都采用超窄邊框設計的279C9會非常適合拿來組成多屏使用,超窄的邊框在組成多屏後並不會被邊框影響體驗,而且豐富的接口也給用戶更多的選擇。搭配現在11代intel的遊戲本更是可以通過遊戲本自帶的HDMI、DP以及雷電4接口實現最多3屏的擴展,對於台式機玩家更是。當然要說對於這台279C9有什麽遺憾的可能還是刷新率了,不過在這個價位上你要求4K 144Hz的話也是有些異想天開了。總之,如果最近這款顯示器價格可以來到2700或者更低的話各位用戶可以抓緊時間入手看看了。
本次分享就是這樣,希望能對你的選購有幫助,這裏是glb1031,下次再見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